紅斑性結節(Erythema Nodosum)-黴漿菌感染的肺部外表現
臺北縣立三重醫院小兒科 賴美里主任
馬偕紀念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 徐世達主任
  病例報告

  十五歲的少女來求診時,抱怨雙側腿部有紅斑性皮疹、結節、浮腫及疼痛4天了。仔細一問,才知道她咳嗽有痰已2至3個禮拜了。這幾天走路一跛一跛的,但她否認有外傷的情形,此外她發燒一天了。

  理學檢查方面:兩側小腿前面及兩手臂前側有浮腫性的紅斑性硬塊,壓的時候會痛。另外兩側腳踝在走路的時候亦會痛。呼吸有聽到喘鳴聲。實驗室檢查呈現陽性的黴漿菌特異性Ig M 抗體18.5(正常值<10)與紅血球沉降速率增加(45mm; 正常值:0~20 mm);其皮膚的病理切片證實為紅斑性結節。所以這個個案的最後診斷為黴漿菌感染的肺部外表現-紅斑性結節。

  住院初期我們投以類固醇、抗生素及用支氣管擴張劑治療,但病情均未好轉,等到知道是黴漿菌感染後,改投以紅黴素治療,其症狀即有明顯的改善且最後終於治療痊癒。

討論

  黴漿菌感染時,大部分是以肺炎表象出現。但是事實上它也會在肺部以外的部分造成臨床症狀,包括皮膚、神經、血液、心臟、腸胃、腎臟及關節炎。以下詳細說明:

皮膚方面:多發性紅斑及史蒂芬強生症候群兩種是最常見且是最嚴重的,其他較不常見的包括紅斑性結節、玫瑰糠疹及水     痘樣的蕁麻疹(varicella-like uticaria)等。
神經方面:脊隨性腦炎腦膜炎、橫斷性脊隨炎(transverse myelitis)。
血液方面:溶血性貧血、血管內凝集。 心臟方面:心肌炎、心包膜炎。
腸胃方面:噁心、嘔吐、暫時性腹瀉、肝炎、胰臟炎。
腎臟方面:急性腎絲球性腎炎。 關節炎。

黴漿菌感染肺部以外的表徵的致病機轉:目前尚無定論,其可能機轉詳述如下:

1.直接侵襲:此機轉可能性較低。
2.毒素的產生:在動物實驗中目前仍未發現罹患黴漿菌肺炎者可分離出這樣的毒素。
3.抗體及免疫補體的形成:在黴漿菌感染肺外的合併症病發的同時,所產生對腦、心臟、肺及肝臟的自體抗體。
4.微小的栓塞:在那些死於黴漿菌感染的中樞神經表徵者的不同階段可發現軟腦膜的栓塞。
5.對免疫的損害:在黴漿菌肺炎的病程中,結核菌素(tuberculin)活力缺失及T和B細胞功能下降,造成免疫受抑制,進而造成肺  外的合併症。

  紅斑性結節(Erythema Nodosum)臨床症狀方面:主要在腳的伸側如小腿前部處可見到約1-3公分大的結節性紅斑,較少在大腿及手臂前側。它在皮下脂肪的中隔處會有發炎反應。在發疹子之前或同時會伴隨發燒不適及關節痛。好犯年齡約30歲,且女性多於男性,其致病機轉為過敏反應及免疫複合體的形成。

  實驗室檢查及診斷方面:紅血球沉降速度(ESR)會增高,胸部X光片可看到肺門的腺病(Hilar adenopathy)。而其診斷主要是靠皮膚切片。病理切片可看到皮下脂肪的脂層炎,主要是在分隔脂肪小葉的結締組織的中隔及脂肪小葉;但並未發現有血管炎。

  與紅斑性結節(Erythema Nodosum)相關的疾病包括細菌感染、病毒感染、黴菌感染、寄生蟲感染、全身性疾病、惡性疾病及藥物。詳述如下:(1).細菌感染:幽門螺旋氏菌(Campylobacter)、貓抓病(Cat-Scratch disease)、披衣菌(Chlamydia)、細螺旋體病(Leptospirosis)黴漿菌(Mycoplasma) 、結核菌(Mycobacteriosis) 、巴斯德桿菌(Pasteurella) 、立克次體(Rickettsia) 、沙門氏菌(Salmonella) 、痢疾桿菌(Shigella) 、鏈球菌(Streptococcus) 、梅毒(Syphilis) 、免熱病(Tularemia)及Yersinia。(2)病毒感染:巨細胞病毒(CMV) 、愛滋病毒(HIV) 、B型及C型肝炎、EBV及Milker’s nodule。(3)黴菌及寄生蟲感染:芽生菌病(Blastomycosis) 、球癬菌病(Coccidiodomycosis) 、髮癬菌屬(Trichophyton) 、毒漿原蟲(Toxoplasma) 、阿米巴病(Amibiasis) 、蛔蟲(Ascaris)及條蟲(Tenia)。(4)全身性疾病:Behcet’s disease、腸病(Entropathy)、.Horton’s disease、IgA腎病、紅斑性狼瘡、結節病(Sarcoidosis)、Sweet 症候群和Takayashu’s disease。(5)惡性疾病:何杰金氏病(Hodgkin’s disease)、血癌(Leukemia) 、淋巴瘤(Lymphoma)及各式各樣的癌症。(6)藥物:抗生素、口服避孕藥、B型肝炎疫苗、Halides 及Sulfonamides。

  在1958年的皮膚學雜誌有提到黴漿菌感染與紅斑性結節的相關性約千分之八。

  紅斑性結節的鑑別診斷包括(1)非感染性疾病:如紅斑性狼瘡、藥物、懷孕等。及(2)感染性疾病:如C型肝炎、鏈球菌感染、肺結核等。

  治療方面:主要是給紅黴素,支持療法如臥床休息,與非類固醇性的消炎藥(NSAID)。至於全身性類固醇的投予因為基本上此病為活化性的黴漿菌感染,故不適合使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徐世達醫師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兒童過敏氣喘、免疫風濕問題諮詢: 徐世達主任 abc1016@ms2.mmh.org.tw
諮詢專線:0935-545-141, 02-2511-8589 ﹝諮詢時間:9:00AM ~ 12:00PM﹞